资产荒包围下的机构:钱多也犯愁 发掘新资产 -j9国际站登录
2024-07-02 11:16:43
来源:
责任编辑:刘克
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的钱更多了,合意资产却更加难以找到和适配了。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与多家理财公司、保险资管公司、信托公司等资管机构和银行财富管理团队交流时了解到,今年上半年,资产荒现象进一步加剧。
从债券市场多个期限利率债被疯狂抢筹令收益率进入历史底部、城投债“不愁卖”的同时票面利率迅速下滑,到股票市场红利板块成为众多机构趋之若鹜的资金出口,资产荒之下,机构蜂拥低波、低风险资产,配置矛盾加速演绎。
随着债券票息越来越低,今年上半年收益还能勉强撑住的机构也在担心“下半年怎么办”。机构正在艰难求变,在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下,加强内功修炼,以期挖掘到有相对优势的资产。
资金抱团低波资产
今年上半年,债券市场可谓门庭若市。大量金融机构的资金伺机而动,抱团流向债券标的。不过整体来看,虽然利率债供给充裕,但难解机构抢配之渴;信用债供给相对稀缺,不过收益率显著走低。
首先,围绕利率债,众机构蜂拥而至。30年期国债成了公募基金、券商、保险资管等热衷配置的品种,部分银行也大力参与其中。50年期超长期国债也持续受到热捧。“今年四五月份最活跃的阶段,30年期国债的交易量占比接近市场1/3,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集中度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。
其次,资金围绕信用债展开激烈博弈。多个非沿海城市城投债券也根本不愁卖,5年期票面利率跌至3%以下,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。
业内人士认为,债券市场的火热,与楼市、股市的资产表现不尽如人意有关。同时,非标资产也面临较大收缩。多位资管人士透露,保险非标债企业提款不太积极,观望情绪比较明显,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整体出现收缩,信托等非标资产规模缩减程度也较大。
市场波动下,机构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竞相拥抱红利策略,抱团高股息标的。
“资产荒并非没有资产可买,而是缺少收益合适、风险可接受的合意资产。”业内人士坦言。
一家保险集团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不管是哪家投资机构,尤其是以固收作为核心配置的机构,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资产荒,风险收益匹配的高息资产现在很难找到。”
“资产荒可能是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。大家讲的资产荒主要指的是高收益资产的稀缺,原来高收益资产主要是与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的资产,这两类资产的供给持续减少,这就导致过多资金去追逐较少的资产,把资产的估值买得很高。”某大型银行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“好多钱都陆陆续续流向了标准债券,以前有好多高息资产是可以承接市场的流动性的,现在越来越少了。”某大型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说。“比如高息存款、非标资产、信托,再早之前的房地产等,收益率都很高。而现在,很多地方城投债收益率都已特别低,百分之2点多、3点多,这部分收益也被打下去了。”
此外,多位业内人士还透露,和去年不太一样的是,今年非银机构钱多了,银行的存量资金转移到金融产品中,公募、理财、保险资管、信托等非银机构的资产配置压力边际变大。
还要持续发酵多久
业内人士普遍预计,未来这种资产荒的局面还将持续发酵,持续时间受宏观经济运行情况、政策调整和供需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。
“从去年开始,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整个行业都面临比较大的配置挑战,不仅是保险机构,其他资管机构也一样,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转型时期,整个市场从固收的收益上来讲,也是达到了历史的低点。”一位头部保险资管机构高管说,“这种情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。”
“今年下半年这个现象会进一步加剧还是会有所缓解,不太好说。如果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加速,有可能会阶段性缓解一下,包括下半年a股市场也会逐渐企稳好转起来,可能有一部分资金会去买股票类资产。”上述大型银行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,资产荒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缓和,但是从长期来看,该现象会较长时间存在。
“资产荒问题的产生有大的宏观环境原因,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、房地产行业遭遇周期底部、城投融资受限等,导致高收益低风险产品减少。同时,部分理财产品爆雷后,客户的投资风险偏好发生转变,更偏向保守、稳健的产品。如果总体上民众偏好的是保守稳健的低风险产品,不喜欢甚至回避较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,那么资产荒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。”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说。
“市场里未来还有没有高收益资产?应该是有的,只不过这类高收益资产未必是债权类资产。近年来实体经济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是在降低的,但有些新经济领域能够创造回报,它们的融资偏好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股权融资,所以这类资产(高收益资产)并非体现为大家熟悉的债权类资产,而是股权类资产。”前述大型银行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说。
发掘新资产
资产荒之下,资管机构的资产配置能力再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之下。不少机构正在付出更多努力,研判市场变化,挖掘有相对优势的资产。
中海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王影峰认为,在原有资产可选范围内不断卷最后一个铜板绝非好的选择,因此每一轮资产荒都会推动市场去发掘新的资产。
“我们现在整个组合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寻求一些战略性资产。这个策略能否成功要看多方面因素,首先就是要有强大的投研能力作为基础。”某上市险企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
“我们会投资一些外部资管机构的固收类资管产品,引用外部投研力量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上限。”某中型保险资管机构人士表示,“希望可以放宽投资品种,扩大投资范围,拉长资产久期。”
“不断有资金进来,我需要给它做配置,有几个维度考虑。首先,大家要降低收益预期,过去非标能达到7%,现在只能达到3%,过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.5%,现在只有不到2.3%,所以收益预期要调整;其次,需要不断丰富固收品种,找一些比较安全的长期资产,哪怕收益低一点;最后,在品种创新上发力,比如类reits和abs这类资产,能扩展投资范围,但目前政策上还是受到一些限制。我们希望能把固收品种不断扩展,同时开展类似夹层策略的投资,或者投资现金流特性和固收相似的权益类资产,来缓解资产荒带来的压力。”某年金投管机构人士表示。
“如果a股市场波动率下降,我们会考虑增加公开市场权益类资产配置。如果能够全球配置就更好了。如果未来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宽,包括找到一些收益良好的资产,我们也会把一些债券资产卖掉,去投新的、收益较好、期限长的品种。”一位资深资管人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资产调仓思路。
进一步修炼投研内功
对于资管机构而言,提升投研能力是永不过时的话题。复杂的市场环境下,修炼投研内功,成为当下尤为重要的议题。
冠苕咨询创始人、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,在债券收益率行至历史低位的背景下,资管机构需要持续拓宽投资边界,提升信用研究能力、资产组织能力、多资产配置能力、组合管理能力和波段交易能力,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。
周毅钦也提到,资管机构还应该在全球视野范围内探寻跨境资产配置,提升对跨境投资、另类资产、新兴资产的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。
杨祥表示,从机构角度,要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,拓展投资范围,可以考虑另类投资,如私募股权等,并适度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。从国内可以投资的赛道角度来看,机会将集中在新经济领域,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高端制造、新材料技术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政策利好不断且技术不断创新的赛道上将诞生出越来越多优质企业,这些企业可以作为核心资产进行布局。
“我们从长期布局的角度出发,加大了对公开市场权益类和股权类项目的布局力度。根据市场情况、经济转型方向,贴合国家的战略导向,我们优化了具体的权益持仓结构,包括对科技创新、新质生产力,沿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投资布局。”上述资深资管人士表示,“另类投资这一块,债权投资收益已经跟随着整个债券市场一样,处于比较低的收益水平,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,所以我们深入挖掘创新机会,在股权投资、股债结合、资产证券化方面加力探索。”
诸多资管机构也在呼吁长期主义。“一个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是来自于资产配置,但短期收益就不一定来自于资产配置,有可能是择时准确,有可能是选股选的好,有可能是其他方面。所以说目标收益不代表今年或者明年就能达到,有可能需要持有四五年才能实现。我们把产品、方案卖出去的同时,要把正确的认知、理念传递给客户端。它考验的是机构有没有长期主义的耐心。”上述大型银行人士表示。
编辑:刘克 值班主任:刘克